簡介本曲系應(yīng)日本“絲綢之路的回響”執(zhí)行委員會的委約而作,于1998年8月完成。1998年10月由葉詠詩指揮香港管弦樂團首演于第17屆亞洲藝術(shù)節(jié)(香港)“絲綢之路”紀(jì)念專場交響音樂會;2000年8月人選第7屆亞洲現(xiàn)代音樂節(jié),由日本指揮家山下一史指揮神奈川交響樂團公演于橫濱;2002年后又由上海廣播樂團等演奏團體多次公演于國內(nèi)重要音樂節(jié)。
樂曲以音詩的形式寫成。它以來自于西域輾轉(zhuǎn)流傳進入中國的古老樂器——中胡為領(lǐng)奏,配合歐洲交響樂隊的編制,并部分借用了中國古曲的動機(如五度加裝飾性的小二度等等,頗近似于《梅花三弄》的起首)作為核心素材,又糅人略帶“西域異邦”風(fēng)格的音調(diào),以形成作品的基本骨架。樂曲通過對絲綢之路上暮色蒼茫的光影交映、色彩變幻的描繪,對“西出陽關(guān)”足履荒漠時蒼涼心境的渲染,及音樂動勢的急劇起伏變化,表達了今人對漢、唐以來華夏與西域文化相互交流融會的歷史時代之追思與遐想。
目錄
推薦